Quanzidongdoufuji
Duogongnengdoupiji
Wugonghaidouyaji
Fuzhujiagongxilie
Auxiliary processing series
400-6092-888
今儿个咱得好好唠唠昨天发生的暖心事,去年跟豆贵妃打过交道的老铁,今天带着自家远方亲属来了,这位老铁在事业单位食堂干了四十来年,从切菜工一路熬到食堂总管,那对食堂里的事儿,尤其是做豆腐这事儿,那叫一个门儿清,去年五月来给单位选豆腐机,今年再来,却是带着个三十不到的青年,说是想给孩子谋个营生,推荐他做豆腐,锻炼锻炼。
一进门,老铁就跟青年挨个介绍豆腐机:“这台是做卤水豆腐的,操作的时候得注意温度;那台做石膏豆腐更顺手,出浆率高……”别看老铁现在管着整个食堂,说起豆腐机的细节,那是眼睛放光,每个部件的用法、每种机器的优势,都掰扯得明明白白。豆贵妃在边上看着,心里直感慨:难怪人家能从基层一步步干到总管,这份对细节的钻劲儿,真值得竖大拇指。
说着说着,青年突然抛出个问题:“一斤豆子咋能出五斤豆腐呢?”这话让豆贵妃和老铁都愣了一下,老铁先开口:“你听谁说的?啥样的豆腐能出五斤?”青年说:“在安徽打工时,朋友说的,”这下子,豆贵妃心里透亮了——敢情这是南北方豆腐的差异在这儿呢!
老铁老家在河北,当地食堂一直做卤水豆腐,而青年在安徽接触的是石膏豆腐,豆贵妃就给俩人细细拆解:“卤水豆腐咱都熟,口感扎实,有蜂窝状,豆香味浓,一斤豆子能出2.8 - 3.8斤,咱北方人就好这口‘瓷实劲儿’;石膏豆腐呢,色泽雪白,切面平整,吃着嫩,一斤能出3 - 5斤,南方不少地儿喜欢这种‘水灵儿’的口感;还有酸浆豆腐,用浆水点卤,带着自然的酸香,产量跟卤水豆腐差不多,2.8 - 3.3斤,不过知道的人相对少些。”
老铁接过话茬:“就说咱食堂吧,每天做的卤水大豆腐,职工们就认这个味儿,你要是想试试石膏豆腐,没问题,但卤水豆腐可不能丢,咱当地食客的口味,得先摸透咯,”这话真是说到点子上了!做豆腐跟做人一样,得接地气,得懂一方水土的偏好。老铁作为“过来人”,没光顾着教技术,还把市场门道儿给青年掰扯清楚,这份周全,难怪让豆贵妃想起自己当年摸爬滚打的日子——要是早遇着这么位好大哥,谁能少走多少弯路!
说到这儿,豆贵妃得给屏幕前的老铁们划个重点:网上总有人说“一斤豆出五斤豆腐”,您可别迷糊,这说的就是石膏豆腐。卤水豆腐受豆质、水质、工艺影响,产量没那么高,但胜在风味优势,地域认可度高。就像老铁说的,想入行做豆腐,先搞清楚当地爱吃啥样的,再选对工艺和设备,比盲目追求“高产量”靠谱多了。
跟老铁们念叨念叨:不管是卤水、石膏还是酸浆豆腐,各有各的讲究,各有各的市场,您要是打算入行,别着急上火,先像这位青年一样,把基础工艺吃透,把当地口味摸准,慢慢来,豆贵妃这儿也随时欢迎您来唠唠,咱一起琢磨琢磨咋把豆腐做好,把生意做稳。
对了,今儿这篇算是给想做豆腐的老铁们打个前站,您要是觉得有用,转发给身边有需要的朋友,让更多人少走弯路;要是您对哪种豆腐的做法还有疑问,或者想分享自己的经验,评论区里咱接着聊!做豆腐是门手艺,更是份用心,咱一起在这行里踏实实走,步步都能踩出惊喜来,您说是不是这个理?
400-6092-888